我市秸稈干發酵沼氣技術獲重大突破5月26日,銅山區棠張鎮棠張村1000戶居民迎來了集中供應沼氣的日子。這一天,市農業農村局老黨員“銀輝惠農”工作室專家組指導徐州市環能生態技術有限公司中試成功,全國首家雙干式秸稈太陽能沼氣技術并網,標志著我市秸稈離田后干發酵高效生產沼氣技術進入了新階段。 眼下,又是夏收季節,秸稈處理再次成為人們頭疼的問題。近年來,各地逐步推廣秸稈還田,但由此帶來了病蟲害蔓延、影響當季作物生長、產生甲烷氣體等問題,對環境產生不良影響。因此,盡快研究出一種利用沼氣發酵技術處理農村大量秸稈的新工藝,成為擺在農業能源環?萍既藛T面前的一道重要課題。 為了研究該項技術,市農業農村局老黨員“銀輝惠農”工作室專家組多次和中國礦業大學、江蘇省農科院、江蘇省土木建筑學會等科研單位合作攻關,并指導徐州市環能生態技術有限公司于2021年在云龍區兩山口環能科技園,利用10立方米地下沼氣池小試秸稈干發酵技術取得了成功。 為總結經驗、擴大試驗,解決以往打捆秸稈粉碎成本高、效率低、處理不方便的難題,今年2月,專家組又指導該公司在銅山區棠張鎮棠張村半干式太陽能沼氣示范站內開展配套設計,建造了60立方米處理200多公斤大捆秸稈干發酵試驗池——即雙干式太陽能沼氣技術,研究利用原沼氣站半干式太陽能沼氣池為秸稈干發酵沼氣試驗池,培養高濃度、高黏度的秸稈干發酵復合沼氣菌種;探索干發酵池接種、調節碳氮比、料液比及酸堿度的秸稈干發酵工藝技術。 專家組多次深入秸稈收集點和半干式秸稈沼氣站現場調研,幫助該公司總結、提煉十多年來在全市推廣46處半干式太陽能沼氣示范站的經驗,探索利用雙干式秸稈太陽能沼氣發酵技術處理打捆秸稈的新工藝。經過3個多月的設計、施工、試水、試氣和接種投料,5月22日接種啟動并密封池蓋,并每天測試溫度、產氣量和沼氣中的甲烷含量。 5月26日上午10時,經有關專家現場檢測,秸稈干發酵試驗池產生沼氣中的甲烷含量為51%,池容產氣率達到1.1以上,比目前我市廣泛推廣的濕式沼氣池的池容產氣率提高了40%左右,秸稈干發酵沼氣技術試驗成功并開始聯網,向棠張村1000戶居民集中供氣。據有關沼氣專家介紹,此次為全國首家雙干式秸稈太陽能沼氣技術并網,隨著發酵時間的延續,沼氣池容產氣率還會快速提高。 我市秸稈干發酵沼氣技術的研究試驗成功,將極大地推動全市大規模秸稈沼氣能源化利用的發展步伐。據測算,全市2021年可收集的秸稈量為522萬噸,如采用該技術將秸稈生產沼氣,可年產沼氣15.66億立方米,可提純生產8.7億立方米的生物天然氣,處理1500多萬噸的畜禽糞污,生產氮磷鉀俱全且富含有17種氨基酸的沼渣有機肥691.6萬噸。在無害化處理秸稈糞便污染的同時,年可節省標煤111.8萬噸、減排二氧化碳278.7萬噸,具有十分廣闊的發展前景,對促進農業農村可持續發展,推動鄉村振興具有積極重大意義。
|